基於腦的學習
 
適於腦的教學
 
學習的腦
 
豐富的環境
 
情緒與學習
 
意義的建構者
 
神經的結構
 
 
適於腦的教學

Teaching with the Brain in Mind

適於腦的教學 ----變革新風

Eric Jensen 原著


整理 :魏金財


 


知識爆炸
もも在20世紀90年代期間,腦科學的研究派生出了許多的子學科。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不相關的領域,如遺傳學、物理學和藥理學等都嚴絲合縫地與腦科學的研究結合到了一起。基於大腦的基本技術知識,一整套關於器官組織的嶄新思路開始出現。盡管我們尚不能得到一個有關大腦功能的完整清晰的模型,但我們所了解的,己經足夠使我們在教學方法上產生重大的轉變。 有關大腦工作狀況的最原始的模型己有兩千年的歷史。在這些模型中,大腦曾被認為是一個液壓系統(古希臘羅馬模型)、一個液態系統(文藝復興時期)、一個神秘魔幻的東西 (早期工藝革命)、一個城邦的控制板 (20世紀早期和中期)和一台計算機 (1950-1980)。20世紀70年代有關腦的理論認為,人們需要加強右腦的學習,而此後,教育者們開始接觸到三位一體的腦科學理論。這種三位合一的進化論圖式認為,有關生存的本能學習發生在腦的下部,情緒位於中腦,而較高級的思維則發生在腦的上部。這個模型首先於1952年提出,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盛行,而現在又變得過時了。今天的教育者,應該信奉一個更複雜的「全系統通路」的理念來解讀大腦。本書的大部分,將為這個以腦研究為基礎的、全新的多學科模型提供更為合理的生物學依據。
もも在「腦的十年」結束之前,20世紀90年代可能會在我們的記憶中成為 「化學學習者「理論的開始。那些有著所謂「適當的化學物質」(具有數量不等的5-羥色胺、多巴胺或其他相關化合物)的人將會獲得成功,而那些所擁有的化學物質不大適合的人則會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動機或者有暴力傾向。改變頭腦的藥物、智力食物和聰明劑等己經開始投入到了全球範圍內數以十億計美元產值的工藝市場,並且將可能很快地主宰世界。我們會看到孩子服用利他林,爸爸用百憂解,媽媽用普維拉;奶奶會服用雌激素補充劑來降低患老年癡呆症的可能,而爺爺則服用GMI(神經節甘脂)或者GDT(神經膠質源生長素)來防治帕金森症。這確實是一個勇敢的、嶄新的世界。

腦研究的解讀
もも軍隊有一套編碼系統可以確定防衛信息的可靠程度。在最低級的水準所獲得的是不可靠的、過時的、並缺乏其他有效來源的信息。而在這個系統的另一極端則是「高可信度」。這個級別表明擁有可靠的原始信息源、新近約有效源、各種高品質數據的匯總和數據的個人核實,甚至可能是親眼所見的信息。


自上而下,按可信度水準從高到低排列

水準4:情景應用 在學校或企業中完成。這些記載的行動研究為我們提供了
在實際的、真實生活條件下的測試結果。
水準3:臨床研究
通常是在學校裡完成,這些研究最好是由多個施側者進行,
並面對大量的、不同的、多年齡段、多文化的人群(雙盲實驗更佳)。
水準2:實驗室發現
這些結果可以來自解剖學、實驗、MRI、PET或EEG掃描。
水準1:腦/學習理論
任何解釋研發生行為的有關學習和腦的理論。

圖1 如何解讀腦研究


もも圖1展示的是類似的解讀腦研究的分類系統。在最低可信度水準,水準1,是簡單的理論。這種理論不存在什麼錯誤,只要你能知道什麼是什麼就可以。水準2表示一些對理論進行證明的發現或實驗。這個水準要高於水準1,但是還遠遠不夠。舉個例子,在水準2,神經學家Daniel Schacter發現,人腦儲存真實發生的事與儲存虛構的故事是不同的(1996)。在PET實驗中,掃描結果可以看出,人們在敘述事實和虛構故事時腦有著明顯的差異。而針對此發現可能的應用價值進行後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もも 可信度水準3是來自包羅萬象約有文字記載的臨床試驗,這些試驗通常在大學裡完成,提供了中等水準的可信度。可信度水準4是指你或其他同事進行的行動研究,已經證實哪些觀點能夠適用於所用團體。無論對何人在何處,該方法都顯示出非常高的可信度。在本書中談到的大多數策略都屬於較高可信度範圍 (水準3-4範圍)。
もも 展現腦科學的研究既令人興奮又充滿了缺憾。獲得的推論令人感到振奮,可是思考它的不足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育者們只能應用腦科學研究中的一小部分成果,而這些成果中的大部分都是極為深奧或是為疾病治療服務的;並且,腦科學的研究並不是非得「證明「什麼,它僅僅是提供一些具有較高成功率的觀點或途徑。因而,我們需要大量的行動研究來提高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寄希望於神經科學家們給予我們關於學習的「聖杯」。大多數能夠動搖傳統範式的突破點,都是具有創造性的多學科研究結合的發現。
もも 當所謂的新事物對某些人來說己經過時時,這對其他人來說多少有些令人沮喪。實際上,大量的現象,不論是有用的還是沒用的,都會被有思想的、認真進行行動研究的教育者們發現。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行動研究----而不是學術的。正如紐約州立大學的Frank Vellutino在奧爾巴尼分枝 (Albany)發現的:「我們的教育研究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人都做得多,但是同時,我們對它的忽視也更多。「(摘自Han Cock 1996, p.58)。

教學應用建議
もも 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處理所有這些獲得的信息呢?他們可以遵循下列三個步驟。首先,成為一名腦科學研究領域的「學門研究者」,學習有關研究的專業術語和研究的材料;判斷誰的研究結果可信,而誰的研究結果不可信。第二,我們需要更多的實際的研究行動,而不是理論學習。從自己的工作開始研究,從小的研究著手,並追蹤記錄自己的研究結果。第三,將研究結果公立於眾。讓你的學生參與你的研究工作;跟父母們談論關於腦的話題;並且確保其他同事都了解你的工作情況;爭取行政上的支持。這些都可以為改革提供長期的資源與支持。
もも 我們不要僅僅因為某個人,在某個時候,把一個思想標榜為「與腦相適應的」,就急於信奉那一觀點。我們都需要找到解決教育問題的辦法,但是在應用新的發現的時候必須持謹慎的態度。我們己經在許多方面都做到了這一點。霍華•加德納(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論己經成為各種事物的「證據」,而他從來沒有建議過、說過或者暗示過這些事情。
もも 你的疑問應該是:「這個觀點是從哪來的呢?它難道僅僅只是個理論?有關的研究在哪?」你還想知道:「有什麼科學發現可以證明這個理論?作過哪些臨床試驗?有沒有教學上成功的實踐經驗證據?」如果你能夠獲得讓自己滿意的答案,那麼,你就走在了那些成隊的、還在為解決自己的問題而苦苦尋求秘方的教育工作者們之前。你了解得越多,你就能夠更好地判斷到底哪些思想才真正是與大腦相適應的思想,而哪些不是。
もも 希望本書能夠幫助你從大量的事實中提取出理論,從設計良好的臨床試驗中獲得發現。你就把它做為一本研究指南吧。本書要講的正是「適於腦的學習」。我敢肯定,它將會影響我們所做的幾乎每一件事,包括教學策略、教規政策、藝術、特殊教育、課程、技術學、雙語方案、音樂、學習環境、員工發展、評價甚至組織的變更。

 
 
 

Copyright © 2004 Microwei Homepag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