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位书法家
罗一天老师
书法漫谈
|
关于执笔的方法,从古到今都没有一定的原则。我这里介绍著名女书法家萧娴的一段话,提供参考。萧娴说: “东坡先生说过,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先师康南海教我五指争力法。后在实践中觉得四指层累而下,掌握指实,更适我用,久之 便操纵自如,尤便以捻管,篆、隶、行、楷皆宜,惟不作草书”。她又说,“书者执笔,犹农工执器,以便利操作为准,似不必多所探索, 徒耗时间精力”。以上说明,古人执笔似没有定法的,只强调要虚而实。 其实,所谓执笔法,总是先有人写字,才在写字过程中慢慢总结出来的,决不是先定好 了执笔法,然后再来写的。所以离开了写字的实践去讲执笔法,是不行的。前人的执笔法是前人实践的总结,我们可以拿来参考,主要是 要在自己实践中去体会它,看看它是否有道理。所谓真有道理,也无非是:一,便于笔势的展开和运动,二,便于笔峰的运转。如此而已。 |
(五)书法上有所谓“我神”与“他神”,这是什么意思?两者如何区别? 所谓神,即指精神。书法是表现人的精神的,所以说,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清人刘熙载曾指出了“我神”与 “他神” 区别.他说:“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与′他神‵的区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在我神与他神之间, 应以谁为主呢?无疑,我神是主,然而有许多人在评论书法艺术时,却往往分不出主次,不抓住主要的方面,而出现以他神为主,即以入他 神作为标准的情况。在评论书法作品时,多乐道于某某字象谁,得谁之神,某字似谁,得谁之意的作品。而对于那些古化为我,入我神的 作品,却往往看不惯,轻之贱之,这是错误的。我认为“我神”与“他神”,是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概念。一般人在初学书法时,应以 “他神”为主,揣摩至有所成就后,就应以“我神”为主了。也就是说,初学书法时应做到有贴无我,?学习成就后,就应该有我无贴,然后 写出的字,才能别具一格,风采照人。这样的书法也才能称得上活的艺术。 |
(六)我们应如何理解书法创新? 创新,必须是相对“书法传统”而言的。今年来,我国书法界有人提出“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口号,在这一意义上, 它是正确的。但传统究竟是什么?指的是名碑名贴呢,还是指的是书法史上那些有成就的书家的基本法度呢?这个口号还是有点模糊不清。 我认为,创新,对传统应该既是有弃也有扬。它所弃的,只能是过去的朝代及其书法艺术家们附丽在书法艺术上的时代气息和个人习气; 而它所扬的。则是书法传统所体现的书法的本质属性。背离了这一点,有可能会使我们的创新者带来困难和无所适从。 我们中国书法,对生活与自然的反应,只具有表现性的特征。它是一种以抒发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 (抒情性)为主的艺术。它不模拟生活而讲究程式(程式性――具体指法度),在创作中它需要更多地发挥潜意识地作用。这是中国书法的 本质属性。所谓程式性,就是在不断地模仿学习中,把意识到的东西(程式的规律)渗入潜意识,然后结合着意识和潜意识中其他成份, 即思想感情、审美意识和个人秉赋等等,去进行创作,这样,就能把自己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产生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一味摸拟,全盘照搬,缺乏强烈的艺术个性,贪图走捷径,急以求成,结果会流为浅俗的。 一个书家要有所成就,一定要付出毕生艰辛的劳动在艺术的天地中探本索源,穷微极妙,才能达到自立面目,独创风格。创新不是一句空话, 我们要牢牢记住,“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近年来,有些人大叫特叫“创新”,写出来的作品,仅仅凭一种好奇、冲动,拿起笔来乱涂一气,既不像写字, 也不像绘画,这要的东西,也算是书法吗?实在是不知所云。 本来,就书法的创新而言,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师承,笔墨技巧、功力、作者的气质、禀赋、阅历、 学养、胆识、审美观念以及艺术个性等各方面的因素。一个对书法艺术尚未入门的人,是绝对创不出什么名堂来的。 |
也许有人说,狂草追求的是“恣情纵性”、“不可端倪”、“大胆突破”、“不泥古法”等等。不这样,就不会富有创造 性。笔者以为如果这些说法成立,几会舞笔弄墨者,皆可立在成家,张天师画符也可算书法大家。理由是:一、属于天师自己的东西;二、 古之所无,是标准的“创新”;三、不可端倪,连天师本人也未必懂得画的是什么。 我认为狂草,也不可无法度。因为艺术个性不能远离艺术本身的规律和共性。倘或狂得失去汉字的可认性,恐怕 很难作为书法艺术去显要和欺骗他人。 |
(八)日本前卫派的书法流派有何特点? 书法是我国人民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 它发源于中国,历史悠久,代有人才,各种风格,承上启下,构成 了一幅徇丽多彩的艺术长卷。 日本前卫派,是日本的一种书法流派。它的主要倡导者是上田桑鸠。他主张冲破陈规,破坏旧习,以寻求新的天 地。 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频繁,书法艺术的交流也日益增多。在这样的形势下,有些中国青年书法 作者也想去模仿前卫派的一些形式,意图摆脱传统的束缚,寻找一条创新之路,因而出现一些“新奇”之作,一时引人注目,这也是我很自然 的现象。我认为一味模仿,是形成风格的大忌。我们对前卫派书法的态度,应采取如何从他们的流派中汲收有益的东西,化腐朽为神奇; 不要在形式上去模仿它的“新奇”。这样,才能产生出自己的独特风格。离开了这一点,是会弄巧反拙,走入歧路的。 |
|
我自幼喜爱书法,从十四岁起,每年过春节,自己屋里的对联,都由我一人包写。不过当时,由于没有师承, 又无好的字帖借供临摩,因此进步不大。一直到了解放初,我在湖南工作时,认识了全国著名的女书法家周昭怡先生后,才得到她的指点, 获益不少。 周昭贻先生,擅长多种字体,以楷书最著名。她最崇拜颜真卿的书法。她说,颜体不随流俗,在笔法上创新突破, 自成一体,开创了笔力雄强,气魄宏大的风格,树立了后代人学习书法的楷模。她归纳出颜体字的法则,主要有五个方面。兹特介绍如下: 一是运腕:颜字用笔沉着,腕力雄健有力,气势开阔,握笔写字时,要求手腕和臂肘都提起来。这样,全身的力 才能运送到笔尖上来。提、按、起、倒才没有阻碍。 二是笔法:运用藏锋和中锋,加强腕力。用藏锋容易写出涩笔;用逆笔才能写出中锋,才得横平竖正。分述如下: |
1、入:如写一横画,行笔向右,要先将笔管向左,就是先将笔
锋逆推向左,绞过来,按笔,立即提起从左向右运行,到末端一顿收笔。写一竖画,则笔锋在下,笔管先向上,从上左绞过来,一按立即提起
向下运行。笔锋不可离开纸面。撇与竖同,向左下运行,捺与横同向右下运行。 2、涩行:运笔时,觉得好像有物体阻滞,要用力和它争,即有意识的增大笔毫和纸面的摩擦;就是说,运笔时要 一笔笔慢慢送到。 3、紧收:写一横一竖,停顿处,要紧收。不可久停重按。写字要笔笔按,笔笔提,起笔处要按,止笔处要提。 每点每画都要力送尽头,不可取飘势。 三是结构:颜书贵端,骨露筋藏。颜字的优点用端正平衡的笔画,写得左右对称,字字的正面形象具有庄重正大 的气度,写出的笔画,骨力很强,好像筋肉里藏有很大的力。 四是布局:颜字的行与行之间,字与字之间,比较紧密,大字小字都开阔雄伟,充实茂密,气势磅礴,字的形势 遒健如庙堂的金刚。布白(间架)调和匀称,计白当黑。要把字中的空白部分,当做墨写的部分,一样重要。 五是墨法:写字有墨气,用较浓的墨汁润泽光洁,写出苍劲有力,遒婉秀润的字。 周昭怡先生还常对爱好书法艺术的人鼓励其勤学苦练。她说,任何成名的书法家如唐代怀素,柳公权、宋代苏轼、 黄庭坚、米芾、蔡襄、清代钱澧、刘墉、何绍基、翁同 诸大家,莫不是坚苦摩炼出来的。她还说,学书先学楷书,写字先写大字,练功先 练骨力;平时多看法贴和范本,认真观察其中笔势及字形结构等等。 |
什么叫做章法,章法就是书法作品中的整个布局。有人也叫它做“谋篇”。 我们知道作家写小说,作文章,需要推敲词句,斟酌字眼,安排层次,结构;诗人写诗填词,要讲究格律平仄, 炼字炼句。书法家创作一幅作品,同样也要讲究章法﹑布局。因为章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作品的优劣成败不可不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落款,又称小款,指正文书写之后自题或他题的文字。款式通常又分上款和下款。写诗文一般需要写出作者或诗 文出处。入要馈赠他人,还得写出对方姓名,并附缀“先生雅教”,“方家正腕”之类。这是上款。其下,写书者名姓,创作时间并钤名号章等, 谓之下款。同时,因纸幅大小不同,书写内容之通篇布列和馀白安排,也就不同。每一书法作品,均有“天然候款处”,书者应根据候款处之 大小和内容之需要而定。落款天地虽小,却是书法艺术作品整体组成的一部分。在欣赏过程中,它是参与欣赏主体精神生活“信息单元”。 切勿轻视。 又边款字的大小多少,也很重要,字的大小,以比正文小一半以下为宜,不可过大过小,也不可过密挤或太松散。 总之要与正文相和谐,相辅相成。 |
|
联系电话:(0731)5235249 吴佩芸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