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物、化学、物理实验室不同,
中、小学电脑教室里进行的实验,
是如何把计算机驾驭。
作为一种技能,
为何提前学习?
就象提前学开汽车?
就象提前学习车、钳、鉋、铣?
是的,
技能培训选中电脑,
既是时尚又有动机,
只缘迎来信息时代,
人和电脑如胶似漆。
既然电脑已走进家庭,
既然电脑已是随身笔记,
了解电脑应是生活常识,
操纵电脑便是日常所需。
作为一门学科,
教的是基础还是原理?
是象几何的空间思维,
或象语文的作文造句?
既不学二进制运算,
也不学"与、或、非"逻辑,
学线性代数嫌早,
学数字电路过急。
"电脑思维"象不象人?
电脑何以能下象棋?
电脑如何识别语音、文字?
其中有多少复杂的道理?
为什么说电脑对人言听计从?
为什么说电脑终是人的奴隶?
为什么说毛毛虫比电脑还聪明?
想找到答案--,
趁早儿和电脑亲密亲密。
先用Logo指挥"转转龟",
再用Basic奏一首"园舞曲",
你用window画一幅校园画,
他用Foxpro给段考作统计。
调出林璐的十岁照,
听听毛盾的调皮语,
语文平均八十六,
数学平均九十一。
若嫌编程太复杂,
师生联手来设计,
程序填空兴味浓,
兴许悟出新游戏。
一小组负责印刊头,
二小组用楷体打印诗句,
三小组设计花边,
四小组出一个谜题,
八篇稿件一副画,
出电脑专刊迎"十、一"。
"拼音"输入学就会,
"五笔"字型不难记。
抛开"五笔"和"拼音",
发明一套新规矩,
咱把"码表"抄纸上,
老师把它变实际,
试试咱们的新方案,
娃娃敢破也敢立!
建立英语单词库,
把学过的尽量都收集,
中、英造句各一栏,
交卷就在星期一,
比比谁的库最大?
比比谁的无错句。
打开光盘百科全,
乘思维火箭奔银河系,
网上参观凡尔赛宫,
乘WWW造访苏格拉底,
写一份白垩纪考察报告,
记一篇南极观测日记。
谈一谈多普勒效应,
说一说园周率。
打开咱们的校园网,
看电子邮箱里有无"特快专递"?
找北京景山小学汇汇报,
跟西藏拉萨中学通通气,
联络上大洋彼岸的小约翰,
扯扯上次没说完的话题:
"香港回归中国"你们乐不乐?
慧星可曾露面洛杉矶?
三维动画开一课,
体验创作"迪斯尼",
呆滞电脑无想象,
咱们给它添创意。
画个木偶匹诺曹,
画个游泳的美人鱼,
画个机器猫流眼泪,
画个小明行队礼,
小小屏幕一尺三,
幻想驰逞无边际!
边玩儿电脑边思考,
信息这玩艺儿真神奇。
手中这片三时盘,
充当传递信息的载体,
有时装着“MIDI”或图象,
有时装的是文字,数据,
这一类数据只供分析、加工,
另一类数据是加工信息的信息。
精心构造的信息使电脑才华出从,
抹掉安们电脑便是白痴一具。
人脑的学习有类似的过程,
对信息也要构造、分析。
随着知识的增加,
信息被重新组织、整理,
这便是“大脑软件”的进化,
有深刻的学问和哲理。
学习电脑不宜痴,
钻得进来出得去,
程序化思维不能代替创造。
人脑始终是电脑的上帝。
各门功课均衡学习,
全面发展才有出息,
"人有人的用处",
大脑有无穷的潜力!
也许学电脑的警句是:
别把教育的格调降低。